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
近日,济南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走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开展“以案说法 服务企业”普法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原本常规的培训讲课变成了生动的“法治课堂”。执法人员带来的不是枯燥难懂的法条,而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身边案”——围绕医疗器械、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等领域,深入浅出地剖析案例背后的法律要点与适用规则,为医疗器械企业上了一堂有提醒、有警示、有指引的法治必修课。
在医疗器械领域,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处执法人员从医疗器械的生产源头把控,到经营过程中的规范管理,再到使用环节的安全保障,详细阐述每一个环节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要点。
针对网络销售这一新兴业态,执法人员特别强调,在网络平台销售医疗器械时,经营者要具备相应资质,并在网站首页或经营活动的主页显著位置公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同时要确保所销售的医疗器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为了让医疗器械从业者更好地了解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执法人员不仅讲解了特种设备事故案例,还结合实际情况,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提醒企业要时刻绷紧安全意识弦,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济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分享了商标侵权、专利纠纷、商业秘密泄露等多个案例,让企业了解自身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鼓励企业积极创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智慧成果”。
济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针对企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案例库”“普法台账”和“专业讲师团”,明确普法方向和重点,精心准备“普法套餐”。
上上策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